北京爱情故事快播观看电视剧在线影院免费看
来源:对冲研投文 |中信建投农产品CFC农产品研究经授权发布美国的农场主身份从未被视作低贱,反而是财富的象征。截止2019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农场总数为202.34万,平均面积444英亩。从很早开始,美国农业被视为高效率高科技的典范,“美国农民一人种地2000亩”此类说法芸芸。直到这次原油的单日30%下跌,市场突然发现农产品并不能稳如泰山,反而仍旧遭到了大幅杀跌。本文尝试阐释工业化革命以来,原油和农产品牵连的内在逻辑和目前岌岌可危的以粮食为基础的能源供求。何为石油农业?石油农业是指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即石油、机械、农药、化肥、技术等)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60年代末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确立了这一模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把它作为此后二十年改变全球粮食供应紧张、消灭饥饿的主要措施。这一举措的成效是极为显著的,农产品商品率1910年为70%,1979年已达到99.1%。1920年到1990年,美国的拖拉机数增加了18倍,农用卡车增加了24倍,谷物联合收割机增加了165倍,玉米收获机增加了67倍。1970年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是1930年的11.5倍。1990年化肥的使用量为1946年的6.1倍。与此同时,美国农业的投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年农业投入中劳动、不动产、资本三者之间的比例为50∶18∶32,这一比例到1990年变为19∶24∶57。石油农业在1960年左右显著突飞猛进,最近100年左右的时间里大豆单产从11蒲式耳每英亩到50蒲式耳每英亩,玉米单产从28蒲式耳每英亩到175蒲式耳每英亩,大米从1600磅每英亩到7700磅每英亩。但在这光鲜的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农业的数字背后是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1、美国每年生产的3亿吨粮食,须消耗石油6000~7000万吨、钢铁约800万吨(实际指农业机械)、化肥(折纯)约4000万吨,广义农药(原药)100万吨以上。2、美国农业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恶化和环境污染。美国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衣阿华州大泉盆地在1958—1983年的25年间,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增加了3倍。美国中西部一带农田的表土,早年深达1.8米,是世界上罕有的肥沃土壤,目前表土只剩下0.2米。3、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1970年美国玉米因斑病菌大流行,15%的玉米产区颗粒无收,减产1650万吨。昆虫的抗药能力在过去的40年大幅提高,最近出现的草地贪夜蛾和沙漠蝗虫等神虫由此进化而来。农业产量增长势如破竹,在印尼和巴西等工业发展不够发达国家,收入拓展的压力完全转向到土地身上,“烧芭”拓荒的方式盛行。在种植利润的推动之下,化肥和转基因技术共同驱动了一场全球粮食增产的高峰。以至于在进入了21世纪之后,农产品不仅能养活正在增长的全球人口,甚至还有富余。从此以后诸如“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世界大同理想得到了实现,但也给全球留下了更深刻的问题?富余的粮食怎么办?——新能源!退耕换林并不符合经济学的发展规律,众多的农业人口珍视每一分就业机会。于是,一些新兴的粮食行业有了兴起的窗口。21世纪迎来了一批崭新的农业商品:糖基乙醇,玉米酒精,生物柴油。在2020年发现了如下的事实:1、美国玉米在09年前后,更显著的作用是生产乙醇等深加工,而非食用。2、巴西沃土上的甘蔗只用37%左右用于白糖生产。3、全球23%的植物油用于生物柴油生产。此类数据的呈现隐含着一个悖论,不知上帝看着人类的行为是否会发笑——被以廉价石油作为投入用于农业生产产出的粮食反而被重新生产为能源产量,且转换效率并不高,生物柴油价格甚至高于柴油价格,维持生产主要靠补贴和国家强制力。在过去几年印尼为了棕榈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制定了生物柴油强制掺混的宏伟蓝图。去年的B30计划叠加干旱预期,引致了一轮超过40%的棕榈油价格反弹,未来关于B40的试行也进入市场预期。这一切看起来都运行良好,印尼还成立了油棕产业基金,筹措20余亿美金用于今年834万吨义务掺混量的补贴,市场也倾向于相信生柴的产能有望持续扩张。直到又一只黑天鹅飞了出来!A.上周五沙特和俄罗斯延长减产协议的谈判破裂,国际油价就因此大跌10%,俄罗斯拒绝支持加大减产幅度来提振油价。B.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之间为期三年的协议上周五(3月6日)终结,作为回应,OPEC取消了所有产量限制。C.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计划4月大幅提高石油产量至逾1000万桶/日。原油单日价格跌幅创历史记录,下跌超过30%,这像一瓢冰水泼向了发达国家的新能源产业。打了7折的原油价格让新能源突然失去了地位,产业信心降至冰点。按这段原油空头主力激进的做法,最近的反弹只是前期空头的离场和小机构长线多单的试仓,这个幅度的低开缺口很难再短期内回补。沙特借机以显著增产而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明显,现金充裕足以抵御短期损失,而更多着眼于长远利益。史诗级的决策很难短期反转,未来布伦特原油短期跌破20美金也并不奇怪。但多米诺骨牌将倒向石油农业,对失去替代优势后的以农产品深加工业来说,政府的补贴也略显杯水车薪。在原油低价的状态下,保守估计每年全球预计有1亿吨玉米、5000万的植物油、5亿吨甘蔗面临过剩。产业的补贴政策需要财政的托底,而类似印尼这样的欠发达国家,按目前的POGO价差补贴需要25亿左右的财政支持,这个量级补贴光靠棕榈油的出口补贴很难长久。经济学的正向思路是需求创造供应,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成为供应主动创造需求,比如棕榈油的生物柴油和国内陈化粮的乙醇制造产业就应运而生。“石油农业”从提速增效的初衷不断发展,甚至在全球范围的部分地区野蛮生长,其凭借“人机争酬”的效率对比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发达的水平。农业机械化的背景下,每亩土地的收割成本从人力的40-50元降低至10元上下。这解释了为什么巴西甘蔗生产成本120元人民币每吨,而广西则是450元每吨。如今先进的机械在地球上的农业拓荒已经停不下来,大多数农产品的工业消费增加是在食用消费增长不足背景下,资本的被动选择。放弃低成本高效用的原油,而大量生产用石油农业下的农产品为原料生产清洁新能源的理由已经显得冠冕堂皇。30%的原油暴跌,或让玉米、棕榈油、甘蔗等农作物工业需求腰斩50%,全球的农产品供需平衡表是否有被集体定为过剩的征兆?本轮油价的暴跌悄然撕开了石油农业高效的画皮,过度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更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或许是时候考虑退耕还林,把石油农业引导到它的初衷——生态农业。新能源的发展更多应以太阳能、地热和核能为主要方向,靠石油生产粮食,用粮食低效生产能源未免本末倒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