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途夺宝电影《囧途夺宝》免费观看
今年端午假期,广州比以前少了些热闹,疫情严防严控阶段,龙舟赛再次暂停,相信大家和小前线一样,很怀念河上的锣鼓声、岸上的呐喊声,还有龙舟赛人头攒动的热闹情景。端午安康DRAGON BOATFESTIVAL要知道,随着近年来广州旧村改造如火如荼般进行,广州以旧村村民为主的龙舟活动也越来越兴盛,以至于有人笑称,龙舟选手们个个都是千万富翁,甚至亿万身家,扒龙舟就是广州最高端的圈层活动!相信来年粽叶飘香时,阵阵锣鼓声、呐喊声一定会再回来的。下面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荔枝湾龙船最具西关风情重温荔枝湾龙舟活动△ 点击图片翻看荔枝湾龙舟活动最具西关特色风情,其最大特色是景色美、底蕴深。荔枝湾本身已有2000多年历史,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汉高祖时期。明代,荔枝湾为文人传颂“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并以“荔湾渔唱”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可见荔枝湾两岸风景之美。# 荔枝湾每年端午节,荔枝湾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和市民到此“睇龙船”,一大早,大家就会来占个好位置。除了泮塘本地的龙舟外,还会邀请白云、天河、海珠等地的龙舟参与。在广州泮塘和佛山盐步两地,流传乀段龙舟认“父子”的有趣故事。每年五月初五,“契爷”盐步老龙会千里迢迢带着乡亲父老的情谊,从佛山南海到泮塘探亲,与泮塘仁威老龙相遇。到五月初六,泮塘仁威龙舟又会到盐步“探契爷”,广佛两地一家亲。至今,盐步老龙和仁威老龙分别已有570多年和470多年历史。龙溪沙溪龙船广佛龙舟大战重温龙溪沙溪扒龙舟△ 点击图片翻看龙溪沙溪的龙舟文化起源于100多年前,民间有着“沙溪龙船飞咁快,老龙龙船用绳拉”的说法。1963年,龙溪沙溪村正式举办第一届龙舟会,至今已有近60年历史。龙溪沙溪龙舟文化横跨广佛两地,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维系着广佛人民情感的纽带。广佛两地人们喜丢起在沙溪河边看扒龙舟,在祠堂边吃龙船饭,几百围的龙船饭成为一道风景线,场面十分壮观。# 龙船饭龙船饭做亄般是广东人喜爱的吉祥菜式,如鸿运烧肉、红灼大沙虾、腰果锦上丁、绍菜扒鱼丸等,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吃过龙船饭,下一年就会风调雨顺。车陂龙船又有龙船又有戏重温车陂龙船风采△ 点击图片翻看车陂龙船离不开宗祠文化,和盐步仁威老龙一样,车陂村的龙船也有“亲戚”关系。在150多年前,车陂就三条“龙船乸”,后人又建造了一条“龙船公”东坡号,让车陂的龙舟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现在,车陂全村有40多艘传统龙船,是拥有龙船最多的广州村庄。# 车陂龙舟车陂三首童谣流传甚广:“车陂好,车陂美,又有龙船又有戏……”,车陂的龙船戏是村里端午节庆亄大特色节目。端午节期间,车陂文化广场上会上演粤剧、粤曲表演。近年的车陂龙船戏还与很多新时代的文化元素结合,演员中不乏一些年轻的面孔,让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猎德龙船可能术多富豪参加的龙船活动重温猎德龙船风采△ 点击图片翻看位于广州珠江新城CBD之心的猎德村,经历过拆迁改造后,村民手握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房产,龙船上的人都是典型的广东“包租公”“包租婆”。在农历四月初八,猎德村就会举行起龙舟仪式,给龙舟搭龙船床、画花、采青。一条条色彩鲜艳的龙舟与CBD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风景。历史悠久的猎德村龙舟在赛事上屡获殊荣,还组建了民间第一支的女子龙舟队,实力不容小觑!# 猎德龙舟黄埔龙船村村有段古重温黄埔龙船风采△ 点击图片翻看每年端午龙舟节是黄埔最热闹的时候,如同过春节般,村与村之间互相进行龙船招景探亲,通过龙船增强彼此间的联系,同时弘扬传统民俗文化。黄埔村落众多,每条村的龙船都有自己的故事。例如沙步村有条龙舟叫“癫狗仔”,多次到东莞、增城各地参赛夺标而归,以常胜将军 名。文冲的东坊队、西坊队和文园队三支队伍生于光绪年间,被称为“文冲三兄弟”。还有夏港街墩头基的龙舟队,自2007年起连续八年获得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传统龙冠军,2015年屈居亚军,2016年重夺冠军成就十年九冠。# 黄埔龙舟黄埔近年发展很快,很多旧村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改造,希望有新发展、新面貌的黄埔,仍能保留传统的味道。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百舸争流闹端午重温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 点击图片翻看自1985年起,广州开始举办广州龙舟竞渡赛,如今已发展成为面向国际的赛事。每年举办时,都会有来自海内外100多支队伍数千名运动员参与,已被列为全国八大龙舟赛事之一。#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村落间的龙舟赛更多是宗亲间的情感交流,而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则是更为专业的竞技运动赛事,有专门的评审机制,比赛更具规模、更加激烈,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市民游客观赛。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龙舟赛,还有白云、番禺、海珠等的龙船景龙舟赛都各具特色,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代表,非常值得一看。百舸争流龙船渡,正是广州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勇敢向前的精神,小前线期待明年今日疫情遣,大家能再次聚在珠江两岸,一起看龙船,吃粽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