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无证醉驾淡定报出双胞胎哥哥信息,被民警当场识破
自然地理】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乌江支流六冲河北岸,大娄山西端。地处东经 105°15′47″~106°08′04″,北纬 26°50′02″~27°36′04″。东西相距 86.2千米,南北相距 85.2千米。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县,南以六圭河与织金县为界,西南与纳雍县隔河相望,西部和西北部与七星关区接壤。全县总面积为 3500.11平方千米 (含委托百里杜鹃管理区、金海湖新区管理乡镇),占毕节市总面积的 13.04%,贵州省总面积的1.99%。县城距毕节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46千米,距省城贵阳 129千米,是近海内陆山区县。大方县地处黔西北高原 (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斜坡地带,属中山地貌类型,县境大部分海拔 1400~1900米。地势中部和东北高,河流向北和向南流。境内山峦重叠、切割较深、沟壑纵横、地貌破碎,地形多样,山地、坡地、丘陵、洼地、盆地 (小坝子)、河谷交错分布。全县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河谷三类形态,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地貌类型特征、海拔差异和地面切割程度,分四个地貌区。西北部中山丘陵区:地势除长石镇马洛河谷一带南高北低外,大部分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为 1400~1600米,最高点为瓢井镇火烧箐海拔 2102.3米,最低马洛河口海拔 708.8米(为县境枅低点),局部有缓丘谷地,在瓢井、长仳带由于马洛河的强烈侵蚀,河流两岸十分陡峻,地表破碎,沟谷纵横,切割较浅的多缓丘洼地、谷地及山间小盆地;东北部中山缓坡谷地和丘陵洼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山高坡陡,内部起伏平缓,地面多岩溶丘陵及孤峰、洼地,相对高差为250~350米,海拔 1600~1900米,中部的大山海拔 2027.2米,九龙山海拔 2128.4米,老鸹山海拔2079.2米;中西部高中山切割和缓坡丘陵谷区:为境内地枿高区域,大部分海拔在 1700米以上,中部的公鸡山海拔 2010米,大营山 2093.1米,县城附近的云龙山海拔 2008米,笋子山海拔 1938米,火焰山海拔 1998米,西部龙昌坪大山海拔 2325米(县境内构高点),也是境内主要河流的分水岭;东南部低中山浅切割谷区:地势较平缓,大部分海拔为 1200~1500米,相对高差 250~300米,以丘陵和山 间 河 谷 为 主,河 谷 两 岸 分 布 有 河 流 冲 积层地。大方县由于碳酸盐岩溶分布较广,岩溶地貌发育演化复杂,喀斯特地形地貌明显,形成了形态类型特殊的岩溶生态环境。岩溶地貌多样,有石芽、洼地、落水洞、暗河、溶洞天窗、天生桥等,分布较为普遍,是世界岩溶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有“喀斯特王国”之称。大方县河流属长江上游的赤水河水系与乌江水系,境内地势中西隆起,向南和北倾斜。中西隆起以九龙山、公鸡山、火烧箐、海马箐、龙昌坪等山脉为分水岭,北部属赤水河水系流域,南部、西部、中部为乌江水系六冲河流域。境内河流系山区雨源型河流,属江河源头,上游水量少,中下游水量逐渐递增,洪枯流量差异大,暴涨暴落现象突出。河道曲折迂回,滩多水急,落差大,河流数量多,长度在 10千米以上的河流 16条,干流河 20余条,总长 495.2千米。全县河道总长 727.3千米,河网密度大于贵州省 17.1千米/百平方千米的平均数,年径流总量为 14.72亿立方米。赤水河水系位于县境东北部,主要河流有二道河 (亦称马洛河、格里河、聂尔第河)、油杉河、母都河、蚂蚁河、果瓦河等 6条,流域面积 807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23%,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991毫米,河道曲折迂回,切割深、比降大,落差集中,适宜水能资徐发,水能理论蕴藏量 15.46兆瓦,技术忯发量 5.32兆瓦,流域内基本无农田灌溉之利,河流由南向北在马洛河 (两岔河口海拔 708.8米)进入金沙县境;南部属乌江水系的六冲河流域,主要河流有六冲河、上坝河、冷底河、哥搓罗河、八堡河、凉水河、拉鲁河、新基河、落脚河、木弄河、木白河、西溪河、安乐河、米底河 14条,分布在县境南部、中部、西部,流域面积 2337.2平方千米,为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67%,流域内年平均降雨量 1008毫米,年径流量 10.51亿立方米,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河彁发程度高,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 10.53兆瓦,技弯发量 2.7兆瓦。大方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大部分海拔为 1400~1900米,加上地势起伏较大,沟多谷深,山脉多呈东北走向,冷空气易进难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短冬长,春秋相近,雨雾日多及 “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2019年,平均气温 12.2℃,与常年比较偏低 0.7℃,最高气温 31.1℃,最低气温零下 3.5℃;年总降水量为1329.4毫米,较常年偏多 294.6毫米。年日照时数为 1212.1小时,较常年偏多 90.6小时;初霜日为11月 8日,终霜日为次年 2月 20日,全年无霜期天数为 339天,凝冻天数 14天。雾日为 246天。县境内土壤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带,由于地形复杂,土壤地域差异较大,肥力水平悬殊明显。土壤熟化度低,山地土壤大多处粗骨状态,土层浅薄,涵养水肥能力低,地表径流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垂直分布较明显。土壤呈深浅不同的黄色,表层暗黄色,心土层蜡黄色,质地黏重,矿物质养分含量低缺磷。境内母岩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黄色页岩、黄色砂页岩、紫色岩类也有较大面积分布。全县土壤分为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 6个土类,13个亚类,45个土属,105个土种。其中,黄壤在全县分布极广,主要分布在海拔 1800米以下地区,有效面积为 1966平方千米,占有效总面积的 61.6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