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的英文名叫做Fireflies in the Sun,太阳下的萤火虫,关于这个意向,电影里有过这样的表述:在儿子小虫还未生病时,问过为什么萤火虫在灯光下不亮,父亲林日朗回答说,“因为萤火虫的光太微弱了,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被看到”。作者:梁湘编辑:王子之版式:王威街道上满是围观的路人,狙击手伺机,警察喊话。终于,被绑匪封锁的医院里,两名人质走了出来。其中一位是孕妇,她动容地呼喊着:“他不是劫匪,他是好人!”电影《误杀2》的这一幕,非常生动地诠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人质对劫持者有了心理依赖,甚至命运共存。这一情结并非罕见症状,而是普遍潜藏在所有人的心中。银幕里,围观群众们沸腾了,舆论一边倒,新闻记者对准了镜头;银幕外,观众们也被这种情绪所侵染,认同并共情了绑匪的父爱。上映3天,《误杀2》票房破3亿,口碑却两极分化:有人流泪力荐,有人痛斥“烂片”。推荐评论区一片混乱,恰似另一场焦灼对峙。《误杀2》到底值不值得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电影中,绑匪的那把枪,劫持的到底是谁?穷途末路的父亲,再一次上线《误杀2》原版电影《迫在眉梢》是一部现实主义犯罪剧情片。电影立意更倾向政治惊悚,谴责了美国的医疗政策与保险剥削风潮。我国国情与美国不同,当然不能照搬;把故事设置在泰国,场景的脱离,同样也失去了现实主义的对抗性。所以,翻拍时,既得找到别的东西去击中观众的痛点,还得与《误杀》第一部保持一定的共性,形成一种系列化的内核连贯,是个难题。如果不能在外在形式上得到统一,那么,就找内核的契合点。《误杀》的内核是什么?误杀是个充满悬疑的词汇,而父爱是真正的瞄点。所以,两部看似独立的电影确实可以融为同个系列:都是翻拍,引子都是“误杀”,监制陈思诚、主演肖央不变,讲述的都是一个父亲为孩子付出一切。从IP角度讲,《误杀》系列的主创在策划思维上可圈可点,将两部(甚至可能更多)原本不相干的电影,合并成了新的“误杀”系列。《误杀》侧重推理,展现了高智商犯罪,《误杀2》则侧重情感,弱化了烧脑的布局推演,强化了角色的情感叙事——花了大量篇幅去刻画绑匪林日朗(肖央 饰演)与儿子之间的互动场景,让一名父亲拯救儿子的决心在观众视角里成立。不得不说,肖央的出演,是这部电影的点睛之笔。电影所讲述的,是小人物为爱抗击大黑暗的故事。主角所需要的特质,是“小”。微胖、眼角耷拉、愁云锁眉、讨好人时谄媚中略带油腻……肖央平凡的路人长相,活脱脱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平凡小人物。这样的平凡,无论是笑还是哭,都更显真实,在大银幕上通过细小的表情变化体现出了人物的内心。值得一提的是,肖央嘴角的颤抖与眼神的无助,都显出了一份怂劲儿。也正是这份怂,反衬着他持枪绑架的果决与勇敢,让小小的肖央,成了大大的父亲。在进行人物设定时,《误杀2》很聪明的一点,就是赋予了这个小人物父亲不太一样的天分:编剧。这个身份,给了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增加了影片的悬疑感。《误杀》中,肖央博览电影,为帮女儿洗罪,编造证据链。《误杀2》中,肖央被黑官员逼成匪徒,为了儿子上演挟持医院的戏码。以爱为名的编剧父亲,让自己的脚下化为舞台,让自己成为了作品——一场惊险刺激的绑架事件过后,我们发现,枪是假的,劫持是假的,杀人自然也是假的,甚至对抗权贵也是假的。但痛苦是真,绝望是真,亲情是真,一命换命的搏命也为真。这是这位编剧写出的最好的作品,同时,代价是他自己的生命,却也是一名父亲能为孩子拿出的全部。如果说,基本没人能拒绝《你好,李焕英》中的妈妈,那么,也没人可以反对《误杀2》中的父亲。正是因为观众深知每个普通人都不容易,所以肖央的那句“我们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人,努力工作,可为什么赢的还是你们?”才如此地直击人心。主创团队精准地切中了观众心理,用影视冲突放大了现实议题:如果真的可以以命换命,那么每一个楼栋都将站满救子心切的父亲母亲。这是属于观众的一点即爆的共鸣。所以,当医院大门打开,两名人质出现的那刻,就有了别样的意义。孕妇冲着人群大喊“他是好人”时,斯德哥尔摩情结疯狂蔓延,把影院屏幕切为镜像,围观绑架案的路人,都是在座的每一个我们。于是人群开始点头,大家开始鼓掌。从这个角度讲,他确实是个好人,《误杀2》确实也是部好电影。未被情所动的观众,看到的是什么直接否认斯德哥尔摩情结,是没有意义的——电影是感性艺术,抛开感性谈电影,本身就是个悖论。但在斯德哥尔摩情结的场景中,绑匪无论身负怎样的背景故事,他出手产生的行为,一定是错。虽然在斯德哥尔摩情结的挟持下,一定会有人因为这20%的闪光,去全盘接纳,而忽略掉那80%的过失,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另一部分不接受这份过失的人,他们在思考什么。这便是《误杀2》口碑两极分化背后的底层逻辑:感动你的,到底是剧情,还是你自己的父亲?从剧情上说,《误杀2》的本文结构,其实是有些破碎的。主线故事,林日朗一家的其乐融融,全部用回忆来闪现。过于旁白式的讲述,更像是一种解释,而非电影本身应有的节奏推进。况且,悬疑不够,煽情来凑。舒缓煽情的音乐时不时响起,台词冗长,角色之间的对话更像是上演一台舞台剧。过慢的节奏,让两小时左右的电影,前面一大半时间都丧失了悬念和对抗性。虽然前戏过长,会让高潮的出现更为亮眼,但也影响了片子整体的质量。主线之外,过多的支线插入,让原本就不够扎实的剧本显得更加松散。配角们看似有着性格孤光,却都是浅尝辄止。有野心的记者、被强权压迫的善良医生、坚持伸张正义的警察……看似群像丰富,实则白白占用了人设与时长。拿刀的医患角色,在林日朗行动时,也准备行凶,原以为是条精彩支线,其故事最终却单薄到可有可无,全部沦为工具人。也正因为大量的穿插和刻意营造的反转,造成了一种世界观庞大的假象,观众目不暇接,无暇思考剧情是否必要,就产生了人物剧情设计精妙的错觉。最致命的一点是,有着悬疑因素,还依附上“心脏再不移植就来不及”的设定,电影整体却为了煽情,而放弃了倒计时的紧迫感。当市政要员带着医生,拿着假心脏与主角妻子交涉时,面对这救命的心脏,并不知情的母亲并没有表现出渴求与疯狂,反而极度冷静地询问交谈。当林日朗电话铃声响起,夫妻两人喜悦分享心脏到手儿子有救时,那种如梦般舒缓的节奏,几乎让观众忘却了有个孩子的生命正在一分一秒地流失。更别提,特警在执行任务期间会被鬼脸玩具吓到跌落,医院楼下警匪紧张对峙、二楼有条不紊做着手术的魔幻场景。在这里,逻辑已经不重要了,笑点得有、惊悚点也要有、最重要的是,泪点一定要有。反正那把枪已经指向人质了,斯德哥尔摩的力量已经觉醒了,情结之下,必有持旗呐喊的观众,电影要做的,就是把这面旗子绘制得足够精致。这是一种极具欺骗性的影视魔法,用并不完善高明的作品,持枪劫持了每一个观影的观众。《误杀2》到底是部怎样的电影?要理解那些高声叫好的观众,同时,更要理解那些不为所动的观众。《误杀2》的英文名叫做Fireflies in the Sun,太阳下的萤火虫。关于萤火虫这个意向,电影里有个不错的剧情:在儿子小虫还未生病时,问过为什么萤火虫在灯光下不亮,父亲林日朗回答说“因为萤火虫的光太微弱了,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被看到”。萤火虫,是暗指小虫吗?林日朗名字中的日朗,是暗喻太阳吗?整场电影看下来,林日朗才是那只萤火虫,为了发出最大的光芒,选择投身黑暗。他成了黑暗中的那颗太阳。最后,枪声响起,林日朗倒下了,太阳熄灭了。那一刻的戏剧性,有很多角度可以解读:导演用弱势小人物发声,喊出了弱势群体的困境;剧情中的PLAN B,指向了这个必死的结局,也指向了屏幕外每一个观众的现实悲歌;父亲舍弃生命,用成年人的心脏续命给儿子,儿子这只萤火虫长大后是否会成为另一个太阳……那一枪,是电影毋庸置疑的高光。而我们只是希望,枪落后,“误杀”宇宙、甚至影视宇宙里,能升起真正的太阳。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