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纪最小最腼腆的张淼认真端详着手中的金牌,身旁的哥哥 则鬼马地扮着鬼脸,而成昌松叼着金牌,一家人般地用手指着这哥俩。新华社发 一个眼神就能完成交流,兄弟上阵怎能不夺冠?在昨日中午举行的广州亚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子团体竞速赛上,中国队张磊、成昌松、张淼以接近0.2秒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宿敌日本队获得冠军,而在冠军组合中,张磊和张淼又是亲兄弟。
“兄弟俩的感觉特别微妙”
场地自行车比赛分秒必争,一秒钟的差距就可能决定“生死”。在如此风驰电掣的比赛中,运动员之间的“化学反应”特别重要。幸运的是,中国队拥有兄弟组合。
比赛中,成昌松领骑第一圈,之后迅速换道,让位给领骑第二圈的张磊,张磊迅速提速,张淼接棒第三圈,高速完成冲刺。三人合作得天衣无缝,堪称完美。
“比赛中,我们兄弟俩的感觉特别微妙”,张磊这样描述兄弟之间的配合,“我们俩一起比赛的时候,不用说话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知道他的下一句话是什么。”
张淼年龄最小,却被分在最后一棒冲刺,是不是哥哥欺负弟弟?张磊回答说,自行车团体赛要根据每个队员不同的特点安排位置,成昌松爆发力好,所以领骑第一圈,张磊加速能力强,就领骑第二圈,而年龄最小的张淼耐力最好,所以骑最后一圈,维持高速冲刺。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记者们每次向冠军兄弟提问,弟弟总是让哥哥发言,自己则一言不发。有记者干脆就问,兄弟两个有矛盾的时候谁听谁的?张淼说,“哥哥经验丰富,所以大多数都听哥哥的,比如在训练时,在平常生活时,哦,还有现在……”引来一片笑声。
弟弟为减肥练习自行车
虽然都是80后,但张磊比张淼大7岁,从事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也差了8年。如今,哥哥张磊已经是有着13年经验的老将了,而5年前,弟弟张淼才在哥哥的引导下走上自行车赛场。
实际上,兄弟俩都是半路出家。张磊最初练习的是短跑,还参加过许多比赛。但在一次比赛中,他的爆发力被自行车教练看重,就被选拔到山东队主攻场地自行车,此后张磊还到法国接受了训练,并成为国家队的一员。
弟弟张淼接触自行车的经历更加令人意外。他曾透露,自己当初选择自行车运动,是因为长得太胖,哥哥逼他练自行车减肥,瘦下来之后就喜欢上了自行车,自行车亚洲冠军竟然就是这样走上启蒙之路的。
在国家队里,张氏兄弟住在同一个宿舍,平时一起生活、训练,张磊也充当张淼的老师,向他传授一些比赛经验,并时常鼓励他。
“第三者”成昌松其实也不是外人。他表示,自己夹在兄弟两个人中一点儿也不别扭,“我们的关系非常好。”成昌松介绍,自己与张磊配合已经有3年多的时间了,与张淼的合作则是从去年开始的。
冠军组合在亚运会之前已经取得了不少佳绩。三人联手夺取了去年全运会冠军,在今年3月举行的丹麦世锦赛中,三人也从欧美高手中抢下了第四名。
看到奥运夺牌希望
由于前天女子选手的意外失利,这三人拿下的金牌就成为了中国自行车队在本次亚运上的首枚金牌。
实际上,这枚金牌来得并不容易。中国队曾拿过丹麦世锦赛第四名,而日本队则在2004年奥运会上拿过亚军,双方势均力敌。比赛中的激烈场面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队全程始终只是以微弱优势领先,最终的结果,中国队也只是领先约0.2秒。
“赢了日本队很爽,憋了4年了”,张磊畅快地表示,”这个成绩让我们看到了伦敦奥运会上冲进前三名的希望,尽管在北京奥运会上只得到第九,但请来的外教让我们的成绩飙升非常快。”
这是一块梦寐以求的金牌,成昌松也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结说。多哈亚运会上,该项目的金牌得主正是日本队,可以说,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被日本队压了不少时间。
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
【小贴士】
自行车团体竞速赛共分为三个轮次。里道运动员用起跑器出发,并作为领骑运动员。领骑运动员在骑完第一圈后,从跑道外侧退出并离开跑道。第二位运动员领骑下一圈,然后以同样的方式退出比赛。第三名运动员一个人完成最后一圈比赛。
南方日报记者慧明摄
|
|